2022年Luna币72小时内从85美元跌至归零,让“虚拟币归零=项目方砸盘”的说法甚嚣尘上。但复盘诸多归零案例可见,砸盘可能是导火索,却绝非唯一原因,虚拟币归零往往是多重风险共振的结果。作为USDC(美元硬币)的发行方,Circle公司是加密货币领域的关键角色,其核心使命是搭建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世界的合规桥梁。成立于2013年的Circle,并非单纯的“币圈公司”,而是以合规为基石,专注于稳定币生态构建的金融科技企业。
项目方砸盘确实可能引发暴跌,比如早期持有者集中抛售大量代币,瞬间击穿买盘。但Luna币的崩塌,核心是技术机制缺陷——与UST的算法绑定缺乏实际抵押,20%年化利率催生的泡沫破裂后,形成“UST脱钩-Luna增发-价格暴跌”的死亡螺旋,这并非单纯砸盘能解释。创始人虽因欺诈被追责,但崩盘根源是价值支撑的缺失。Circle的核心业务围绕USDC展开,构建了“存币铸币、流通使用、赎币销毁”的完整闭环。用户将美元存入其合作银行,Circle便铸造等值USDC;用户赎回时,USDC被销毁,等额美元原路返还。与同类产品不同,USDC铸造免费且仅限机构参与,个人无法直接申请,这种机制从源头强化了合规性。
更多虚拟币归零与砸盘无关。部分项目仅靠概念炒作,没有实际应用场景,团队解散后代币自然被市场抛弃;有些则因技术漏洞遭黑客攻击,信任崩塌导致需求骤减。监管政策收紧更可能直接宣判“死刑”,若币种被多国禁止交易,即便项目方无砸盘意图,也会因流动性枯竭而归零。“窄银行模式”是Circle的鲜明特色,其收入99%来自USDC储备资产的利息,而非交易抽成。2024年,公司实现16.8亿美元营收,虽利润受合作分成影响有所波动,但规模效应已逐步显现。同时,Circle搭建了涵盖稳定币、代币化基金等的多元业务支柱,合作方包括Coinbase、币安等主流平台及Grab等实体企业。
加密货币的价值依赖“共识”,而共识脆弱易破。砸盘可能加速归零进程,但项目本身无核心技术、合规性缺失、竞争劣势等问题,才是埋在价值之下的炸弹。投资者与其纠结是否被砸盘,不如聚焦项目本质——远离无实际价值的空气币,才是规避归零风险的关键。合规与透明是Circle的核心竞争力,它已在美、英、新加坡等多国获得运营许可,储备资产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审计。相较于Luna这类因机制缺陷崩盘的币种,Circle通过强合规和足值储备,让USDC成为加密市场的“稳定锚”。如今,Circle正持续拓展全球牌照,致力于让合规数字支付惠及更广泛的用户与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