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 交易所启动新型兑付方案?诈骗套路下的财产收割陷阱

 

“BIB 交易所启动新型兑付方案” 的消息近期在加密货币社群流传,让此前因平台无法提币而焦虑的投资者看到 “希望”。但结合虚拟货币交易所的兑付骗局规律与监管定性来看,这所谓的 “新型兑付方案” 绝非资金返还的信号,而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收尾收割陷阱,背后暗藏多重致命风险。

所谓 “新型兑付方案” 实为层层包装的诈骗工具。据受害者反馈,BIB 交易所通过站内信、社群公告等渠道宣称,因 “流动性危机” 暂停提币后,已联合 “海外资方” 推出 “资产置换 + 分期兑付” 方案:投资者需先将账户内代币按 1:0.3 的比例兑换为平台发行的 “兑付凭证币”,再分 12 期 “解锁兑付”,且前 3 期仅能兑付 10%,剩余部分需 “邀请新用户入金” 才能加速解锁。这种模式与 OURBIT 平台的诈骗套路如出一辙 —— 先以 “兑付” 名义制造假象,实则通过发行无价值凭证将投资者套牢,本质是把单次诈骗转化为 “持续吸血” 的链条。更荒谬的是,方案还要求投资者缴纳 “兑付保证金”,声称需覆盖 “资方担保成本”,金额从账户余额的 5% 至 20% 不等,这与此前虚假平台以 “手续费”“认证费” 敛财的手段完全一致。

兑付方案的每一步都暗藏收割杀机。第一步是 “资产缩水锁定”,通过不合理的兑换比例直接侵占投资者 70% 的资产,这比传统兑付骗局的 “打折兑付” 更为苛刻;第二步是 “拉人头续命”,将兑付进度与发展下线绑定,本质是把投资者转化为诈骗工具,形成类似 BISS 交易所的层级传销架构;第三步是 “保证金收割”,当投资者为解锁兑付缴纳保证金后,平台会以 “账户异常”“资质不符” 等理由拒绝兑付,完成最后一轮资金骗取。已有受害者反馈,按方案缴纳 2 万元保证金后,不仅未收到任何兑付资金,反而被踢出社群、平台账户也无法登录,与此前王老伯投资虚拟币平台后无法提现的遭遇如出一辙。

参与所谓 “兑付方案” 还将面临严重的法律与财产风险。从法律层面看,BIB 交易所作为境外非法虚拟货币平台,其向境内用户提供服务已违反我国金融监管规定,涉嫌非法经营罪,而投资者参与其兑付方案,本质是延续非法交易链条,若涉及 “拉人头” 还可能触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从财产安全看,此类平台均为封闭对赌盘,与外部市场无真实关联,所谓 “海外资方”“资产托管” 全为虚构,OURBIT 平台 34 人团伙诈骗 4.6 亿的案例已证明,平台资金池早被实际控制人转移,任何兑付承诺都是镜花水月。更值得警惕的是,资金流转需通过境外账户或地下钱庄,既面临平台跑路、资产清零的风险,又可能因卷入洗钱活动被追究刑责。

在此郑重提醒:BIB 交易所的 “新型兑付方案” 是典型诈骗陷阱,切勿被 “资金返还” 的幻想迷惑。我国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此类平台及相关活动均属非法。遇到平台无法提币时,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而非相信任何兑付承诺。远离虚拟货币交易,选择正规金融渠道,才是守护财产安全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