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币美国共识价格:2025 年虚假叙事与市场真相

 

在 Pi 币(兀币)的炒作话术里,“美国共识价格” 常被包装成 “价值背书”,但结合 2025 年美国加密市场动态与监管信号来看,所谓 “共识价格” 纯属骗局衍生的虚假概念 ——Pi 币在美国既无合规交易价格,更不存在市场共识,所有价格宣称均为诈骗团伙的敛财工具。

美国市场不存在公认的 Pi 币交易价格。截至 2025 年 9 月 27 日,Coinbase、Kraken 等美国合规交易所均未上线 Pi 币,其所谓 “价格” 仅存在于两类场景:一是诈骗社群传播的虚假报价,从 2024 年的 “1 枚 3.5 美元” 炒作至 2025 年的 “1 枚 200 美元”,完全脱离市场逻辑;二是封闭生态内的 IOU 交易(期货合约),某小众平台显示的 “1.6 美元报价” 无真实流动性支撑,且 24 小时成交额不足 1 万美元,与比特币百亿级成交规模形成天壤之别。更关键的是,Pi 币至今未实现真实主网开源,所谓 “交易” 仅是后台篡改的数字游戏。

“共识价格” 的骗局本质在美国已多次被揭穿。美国 SEC 虽明确多数迷因币不属于证券,但同时指出其 “缺乏内在价值、纯属投机”,而 Pi 币连迷因币的基础属性都不具备 —— 既无社区共识,也无技术应用,反而因 “拉人头提升算力” 的模式被 Bybit 等交易所 CEO 公开谴责为 “传销骗局”。2025 年 2 月,美国某 Pi 币推广团伙因涉嫌欺诈被 FBI 调查,其宣称的 “特朗普用 Pi 币买私人飞机”“美国商超可兑付” 等话术均被证实为伪造,进一步暴露 “共识价格” 的虚假性。

监管框架下的 “共识” 实为风险警示。美国对加密资产实施多维度监管,FinCEN 明确要求虚拟货币服务商履行反洗钱义务,而 Pi 币相关平台既未注册 “货币服务商” 牌照,也未建立资金隔离机制,完全处于监管灰色地带。纽约金融服务部的 BitLicense 监管清单中,Pi 币更是被列为 “高风险诈骗代币”,提醒投资者警惕 “免费挖矿 + 价格炒作” 的组合陷阱。这种监管层面的 “共识”,与诈骗话术里的 “价值共识” 形成鲜明反差。

必须认清:Pi 币的 “美国共识价格” 是针对全球投资者的统一骗局,在美国本土同样导致大量老年人被骗取个人信息与资金。其所谓 “价格” 既无交易市场支撑,也无监管合规背书,本质是依赖新投资者入场维系的资金盘游戏。在 2025 年美国加密监管日趋清晰的背景下,此类无价值代币的骗局终将破灭,任何相信 “共识价格” 的参与行为,都只会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