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3 月的以太坊布拉格升级,作为 “Surge” 阶段的关键落地动作,被业内视为网络性能跃升的重要里程碑。此次升级承接 2024 年 Dencun 升级的技术基础,聚焦 Layer2 扩容与交易效率优化,但其引发的市场炒作与诈骗陷阱同样值得高度警惕,需从技术本质与风险边界双重维度深入解读。
从升级定位来看,布拉格升级是以太坊 “五阶段演进计划” 的核心环节。以太坊自合并后便开启 Merge、Surge、Verge、Purge、Splurge 的渐进式升级路径,其中 Surge 阶段以 “分片 + Layer2 扩容” 为核心目标,而布拉格升级正是该阶段的首个重大硬分叉。据核心开发团队披露,升级重点包括优化数据可用性层(DA)、提升 Rollup 兼容性,以及引入更高效的交易打包机制,这些改进直接回应了 Dencun 升级后 Layer2 生态仍存在的性能瓶颈问题。
技术层面的突破为生态发展注入新动能。升级后,以太坊主网对 Layer2 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Rollup 交易的确认速度提升约 30%,数据存储成本降低 40%,这与 Arbitrum Nitro 升级通过 WASM 架构优化性能的逻辑一脉相承。对开发者而言,更友好的接口设计降低了 Layer2 应用的部署门槛,预计将催生更多 DeFi、NFT 创新应用,延续合并后生态繁荣的态势。同时,升级进一步巩固了 PoS 机制的稳定性,与比特币依赖侧链扩容的路径形成差异化竞争。
但市场对升级的反应呈现明显分化,需警惕过度炒作风险。升级前,部分机构曾乐观预期其将推动 ETH 价格回升,但渣打银行 3 月报告却泼了冷水 —— 尽管认可升级的技术价值,但指出 Base 等 Layer2 已分流 500 亿美元市值,ETH 对比特币的汇率仍呈下行趋势。实际数据显示,升级落地后一周内 ETH 价格仅微涨 2.3%,印证了 “技术利好提前消化” 的市场规律,与 2025 年 5 月 Pectra 升级后 “72 小时暴涨 40%” 的短期效应形成鲜明对比。
更值得警惕的是,“布拉格升级” 已成为诈骗分子的新噱头。典型骗局分为两类:一是 **“升级套利” 陷阱 **,伪造 “以太坊基金会公告”,宣称 “参与布拉格升级测试可获 ETH 奖励”,诱导用户下载山寨钱包 APP,实则窃取私钥;二是 **“分叉币空投” 骗局 **,虚构 “以太坊分叉出 ETH-Prague 代币”,要求用户转账激活空投,与此前借 “合并” 炒作分叉币的套路如出一辙。这些骗局利用普通用户对技术升级的信息差,本质是 DDL 币虚假公告骗局的变种。
必须明确的是,无论技术如何升级,以太坊仍属虚拟货币范畴。我国十部门公告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参与相关交易不仅面临价格波动风险,更可能卷入违法犯罪。2025 年 3 月上海警方通报的案件中,某团伙便以 “布拉格升级代挖矿” 为名诈骗 200 余万元,主犯已被以诈骗罪追责。
综上,2025 年 3 月以太坊布拉格升级虽实现技术突破,但绝非 “稳赚不赔” 的投资信号。用户需理性看待技术迭代,对 “升级套利”“分叉空投” 等话术保持警惕,发现骗局立即举报。始终牢记:虚拟货币交易无保障,技术升级不能改变其非法属性与高风险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