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NA 币怎么样” 的疑问,背后是对这一曾经的 “币圈明星” 的认知困惑。结合 2025 年最新法律判决、市场数据及监管政策可知,LUNA 币已被证实是历史级加密货币诈骗工具,其创始人权道亨已承认诈骗罪,旧币(LUNC)现价仅 0.00012 美元,新币(LUNA)0.0562 美元,较峰值跌幅超 99.9%,且所有相关交易在我国均属非法金融活动。需从骗局本质、崩盘根源、法律后果三方面拆解,认清其真实面目。
LUNA 币从诞生起就是精心设计的诈骗道具,而非所谓 “创新加密货币”。2018 年韩国人权道亨创立 Terraform Labs 公司,推出 LUNA 币与算法稳定币 UST,宣称通过 “双向销毁铸造” 机制维持 UST 锚定 1 美元,并以 Anchor 平台 19.5% 的高息吸引投资者。但这一模式缺乏任何真实资产背书,权道亨在法庭上承认,早在崩盘前一年 UST 就已脱锚,他通过安排交易商虚假购入 UST 抬升币值,同时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人为推高 LUNA 币行情。这种 “无储备支撑 + 虚假宣传” 的运作模式,本质与庞氏骗局毫无二致,仅靠新增资金维持表面繁荣,巅峰时 LUNA 币市值达 410 亿美元,被炒作成 “币圈茅台”。
2022 年的 “死亡螺旋” 崩盘,是 LUNA 币诈骗本质的彻底暴露。当年 5 月,巨鲸抛售引发 UST 脱锚,投资者恐慌性将 UST 兑换为 LUNA 并抛售,导致 LUNA 供应量激增、价格暴跌,形成恶性循环 —— 仅一周时间,LUNA 币从 77.46 美元跌至 0.000102 美元,市值蒸发超 400 亿美元,全球超 37 万投资者爆仓,韩国就有 20 万民众蒙受损失。权道亨所谓的 7.5 亿美元 BTC 储备救市,在百亿级抛压面前杯水车薪。崩盘后推出的新 LUNA 币,虽试图修复机制,但未解决核心问题,缺乏生态支撑导致价格持续滑落,2025 年日均成交额不足 100 万美元,沦为投机资金操控的 “僵尸代币”。
如今的 LUNA 币,已沦为诈骗分子的 “收割工具”,参与交易面临多重灭顶风险。法律层面,权道亨因电信欺诈、证券欺诈等罪名在美国认罪,将面临最高 12 年监禁,需上缴 1900 万美元罚款,其案例明确了 LUNA 币的诈骗属性。我国虽未直接判决相关案件,但明确禁止虚拟货币交易,江苏溧阳曾有用户因出售虚拟货币接收涉诈资金,银行卡被冻结并配合调查。资产层面,非法平台可随意篡改 LUNA 币价格,2025 年浦东警方捣毁的涉诈团伙,正是通过注册虚拟货币钱包为境外诈骗分子洗钱,LUNA 币等代币成为资金转移的 “灰色通道”。更隐蔽的是,诈骗团伙利用投资者 “回本心理”,散布 “新 LUNA 币即将反弹至 10 美元” 的谎言,诱导用户在虚假平台入金后卷款跑路。
从监管趋势看,LUNA 币这类算法稳定币已被全球严防。2025 年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明确禁止算法型或部分储备型稳定币,正是为防范 LUNA/UST 类似风险事件重演,要求稳定币必须有 100% 高流动性资产储备并接受严格审计。这进一步印证了 LUNA 币模式的致命缺陷与监管不可行性。
甄别此类陷阱需坚守 “三不原则”:不相信 “崩盘代币重启升值” 的谎言,创始人认罪已坐实其诈骗本质;不参与任何 LUNA 币交易,新旧代币均无价值且属非法;不向陌生平台转账,“抄底回血”“高息理财” 全是诈骗话术。发现可疑活动可向国家反诈中心举报。
LUNA 币的兴衰轨迹,是虚拟货币投机泡沫的典型缩影。对我国用户而言,无论其过去如何炒作、现在价格如何波动,都改变不了其诈骗工具的本质与非法属性。远离 LUNA 币及所有虚拟货币交易,选择银行理财、基金等合规金融产品,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根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