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问用虚拟币怎么回答

当面对警察询问虚拟货币相关问题时,能否依法、如实、清晰地回应,直接关系到自身法律责任的认定。此时需坚守 “合法合规、如实陈述、厘清边界” 的原则,避免因回答不当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首先,应明确告知警察自身涉及虚拟货币的具体行为,切勿隐瞒或虚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配合司法机关调查是公民的法定义务,隐瞒交易细节、虚构资金来源等行为,可能被认定为妨碍调查,甚至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回答时需清晰说明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的时间、平台(如是否通过币响、购宝钱包等)、交易金额、交易对象及资金流向。例如,若曾在某平台购买比特币,需主动提供交易记录截图、银行转账凭证等证据,证明交易的真实性及资金来源的合法性。

其次,需主动厘清自身行为与违法犯罪的边界。我国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列为非法金融活动,但个人持有虚拟货币的行为本身暂未被直接认定为违法。回答时应区分 “持有” 与 “交易”“帮助流转” 的不同性质:若仅为个人持有,需说明持有目的(如投资、收藏),并强调未参与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的兑换、未为他人提供交易中介服务;若曾进行交易,需如实说明交易背景,同时表明对平台是否合规并不知情,且未参与洗钱、诈骗等关联犯罪。例如,若因卖币被传唤,需主动提及是否核实过买家身份、是否察觉资金存在异常(如短期内频繁大额转账、对方要求向陌生账户转币等),以此证明自身是否存在主观违法故意。

再者,面对警察关于虚拟货币用途、交易对手情况的询问,需客观回应,避免主观臆断。若不清楚交易对手的真实身份或资金用途,应如实说明 “通过平台匿名交易,未核实对方身份”;若被问及是否知晓虚拟货币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需明确表示 “未意识到此类风险,未参与任何违法活动”。同时,可主动提及自身对虚拟货币监管政策的了解程度,例如说明 “事后才知晓虚拟货币交易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已停止相关行为”,以体现自身无违法主观恶意。

此外,若自身权益因虚拟货币交易受损(如遭遇平台诈骗、资金冻结),可在配合调查的同时,向警察提交相关证据,协助警方打击违法犯罪。例如,若在某平台投资虚拟货币后平台跑路,可提供充值记录、聊天记录等,说明自身也是受害人,以此明确自身与违法犯罪行为的无关性。

总之,面对警察询问虚拟货币问题时,核心是 “如实陈述、有据可依、划清界限”。既要履行配合调查的义务,又要通过清晰的陈述和证据,证明自身行为未触犯法律底线。同时需牢记,虚拟货币交易存在极大法律风险,应尽快停止相关活动,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