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介绍换泰达币犯罪规定

 

在香港,泰达币(USDT)这类稳定币的交易与监管正处于持续完善的进程中。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的《稳定币条例》,为稳定币交易划定了清晰的法律界限。

该条例明确规定,未经许可进行稳定币 “要约提供” 属于违法行为。这意味着,若个人或机构在香港并非持有五类牌照的 “许可提供者”,却开展泰达币与法币的兑换业务,如此前部分找换店的经营模式,将被认定为违法。违规者会面临严厉处罚,个人或实体若被发现推广或提供无牌稳定币,最高可被处以 5 万港元(约 6300 美元)罚款,以及长达 6 个月的监禁。此外,条例第 9 条指出,未经适当授权向公众提供特定稳定币(包括泰达币)即构成犯罪;第 10 条进一步禁止对此类活动进行广告宣传或推广,即便只是宣传无牌的泰达币交易活动,也在禁止之列。

香港特区政府于 2024 年 2 月还曾就虚拟资产场外交易(OTC)展开公众咨询,旨在将此类交易纳入监管范围。因为部分诈骗案件涉及虚拟资产场外交易营运者,将其纳入监管可有效应对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保障投资者权益。按照拟议立法,任何人若在香港以业务形式提供虚拟资产(包括泰达币)与金钱的现货交易服务,须向海关关长申领牌照。

对于内地居民而言,情况更为复杂。尽管香港对虚拟货币交易逐步放开,但内地对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持严格禁止态度,将其定义为非法金融活动。若内地居民赴港从事泰达币兑换等相关交易,一旦出现纠纷或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可能面临内地法律的追溯。同时,香港本地居民若为内地居民介绍换泰达币业务,尤其是以此为业、从中牟利的情况,也可能涉嫌协助他人参与非法金融活动,面临法律责任追究。

总之,在香港进行泰达币兑换等交易,必须严格遵循《稳定币条例》及相关监管规定,避免踏入违法雷区,对于涉及内地居民的交易行为,更需谨慎对待,充分考量两地法律差异与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