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C 在中国合法吗?解析法律与监管视角

 

USDC,即美元币,作为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在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广泛流通。然而,在中国现行法律和监管框架下,USDC 的地位并不明确,甚至可以说,参与其相关交易活动存在诸多法律风险。

自 2013 年起,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就多次发布文件,明确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的非法性质。2013 年 12 月,央行《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2017 年 9 月,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进一步强调,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中介和定价服务等,均属于非法金融业务,境外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境内提供服务也一律禁止。虽然这些文件未专门提及 USDC,但稳定币作为虚拟货币的一种,同样受到上述规定约束。

在司法实践中,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法律保护。一旦因 USDC 交易产生纠纷,如买卖双方出现违约、欺诈等情况,当事人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主张权利。此外,参与 USDC 交易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构成刑事犯罪。部分不法分子借 “稳定币” 概念实施非法集资,如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公众投资 USDC 等稳定币,此类行为严重扰乱金融秩序,触犯刑法相关规定。

从监管层面看,中国对虚拟货币交易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遏制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虽然目前尚未有针对 USDC 的专项立法,但在全面禁止虚拟货币交易业务的大背景下,USDC 在中国没有合法交易平台。任何个人或机构在中国境内从事 USDC 的发行、交易、兑换等业务,都涉嫌违法。

相比之下,香港地区对稳定币的监管政策正在逐步完善。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的《稳定币条例》规定,未经发牌,禁止在香港经营稳定币业务。对于 USDC 等未获批准的稳定币,仅可在专业投资者间交易,禁止向散户开放。即便在香港,USDC 交易也受到严格限制,且与中国内地的法律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在中国,USDC 不具备合法地位,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金融机构,参与 USDC 相关交易都面临法律制裁风险。投资者应认清虚拟货币的本质和风险,远离 USDC 等虚拟货币交易,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渠道,保护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