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关于派币 5 月份的新闻:警惕虚拟货币风险,倡导理性投资

 

在 2025 年 5 月,中国银行并未发布与派币(Pi Network)直接相关的合作或支持性新闻。相反,中国银行始终秉持着稳健合规的金融理念,致力于投资者保护和风险教育工作,而派币这类虚拟货币则被视为高风险投资标的。

5 月期间,中国银行积极投身于 “理性投资,守护财富 ——5・15 投资者保护在行动” 专项教育宣传活动。此次活动以 “线上 + 线下” 相结合的多元形式广泛开展,旨在向广大公众普及投资知识,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活动累计开展次数多达 2 万次,影响范围极广,触及消费者超 3.6 亿人次。通过这一活动,中国银行着重强调了投资需理性的重要性,引导公众避开各类投资 “陷阱”,而派币项目便位列其中。

派币自 2019 年推出以来,声称用户可通过手机 App 轻松 “挖矿”,吸引了全球大量用户参与。然而,其项目存在诸多风险隐患。派币的扩张模式与传销高度相似,以 “拉人头” 的方式发展下线,上线可从下线处获取利益,尽管不需要用户投入金钱,但这种模式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构建起庞大的资金盘。并且,派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上线主流交易平台,其价值难以得到市场的有效验证。即便在 2025 年 2 月 20 日开放主网后,其币价在不同平台上波动剧烈,在 OKX、Bit 等平台上线初期价格大幅震荡,从最初的上涨到随后的迅速回落,显示出极大的不确定性。

从监管层面来看,在中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规定,虚拟货币不具备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违法。中国银行作为国内重要的金融机构,严格遵守国家监管政策,坚决抵制虚拟货币交易。

中国银行提醒广大投资者,派币这类虚拟货币项目风险极高,不仅面临币价暴跌导致资产缩水的风险,还可能因参与非法金融活动而遭受法律制裁。投资者应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选择合法、合规、稳健的投资渠道,例如通过银行正规理财产品、基金等方式进行财富管理。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保持理性和谨慎,才是守护财富的关键。